四川农业大学

报刊:《四川农业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校 园 微 事

    摘要:#川农版《成都》,忘不掉的,只有你#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分别离愁,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多年朋友,一首川农版《成都》,唱尽了川农人的独家记忆,静静聆听这首歌,希望带给你的不仅...

  • 胸中尽是风云气,到底不是袖手人

    摘要:1898年,四十五岁的陈散原乘船途经汉江。时值春季,阳光明媚,波光粼粼。他登上高观亭,凝望着滔滔不绝的汉江,沉吟许久,最终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脚底花明江汉春,楼船去尽水鳞鳞。...

  • 坚韧的水滴

    摘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寂静的世界,寂寞的旅途,拣不尽凋败的回忆,抹不去旧日的忧伤,望不尽前途的迷茫,欢笑的容颜凝在了往事的一刹那,掩不住那轰轰烈烈的惆怅;美丽的梦...

  • 秋意浓·陌上芭蕉

    摘要:燕泥已尽落花尘。迟暮酒坊,夕下渐却望。杳然,江风袅袅,悴叶声瑟萧。霜月晓寒梧桐瘦。清宵茶堂,长夜终未央。往矣,烟水悠悠,青丝难如旧。奈何三分渔火,七分冷寞。雨更愁,深了几重...

  • 桂花雨·春满枝

    摘要:杨子/摄

  • 平乐二三事

    摘要:夜幕缓缓降临,昏黄的路灯照亮了街道。成排的屋舍静静地立着,小小的我倚在窗边,看这满目的夜凉。旅店的老板娘拿着棉被,面目和善地说:“夜里天凉,注意保暖。”她是萍水相逢的过客,...

  • 先怀疑 再认同

    摘要:《十二公民》由徐昂导演、何冰主演,讲述了十二名高校学生家长在学校要求下作为陪审团观摩学生们就不久前社会上一起“富二代弑父案”展开辩论,并在“休庭”之后被带到独立房间被要求讨...

放大 缩小 默认

胸中尽是风云气,到底不是袖手人

   期次:第525期      查看:120   

  1898年,四十五岁的陈散原乘船途经汉江。时值春季,阳光明媚,波光粼粼。他登上高观亭,凝望着滔滔不绝的汉江,沉吟许久,最终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脚底花明江汉春,楼船去尽水鳞鳞。
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
诗的末两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它表明: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仍处壮年的诗人已经下定决心,将自己裹在一层厚厚的茧中,继而袖手旁观,任你风起云涌、神州陆沉。这首名为《高观亭春望》的七言绝句,俨然是陈散原内心深处的一次吐露与独白,历来被世人引用,作为陈散原颓废消极的正面论据。"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因为迷茫和痛苦而决心当一个"袖手人"的士大夫又岂止陈散原一个?但实际上,贯穿陈散原一生的,是和《过高观亭》中大相径庭的赤子之心和爱国热情。这个亲笔写下的神州袖手人,他一辈子都没真正地当过。
1853年,陈散原出生在江西义宁的一个大官僚家庭,名为三立。其父陈宝箴是地方大员,官居直隶省布政使(大致相当于今河北省省长)、兵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号"四觉老人"的陈宝箴,除了学识出众之外,还是维新变法的急先锋。在当时守旧派阴狠地躲在顽固势力头子慈禧太后的身后,向维新派屡屡进攻和中伤时,陈宝箴是为数不多的支持变法的地方实权人物。他办时务学堂,设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刊《湘学报》,成一时风气之先。
这种为国家民族不断奔走的热血,和开明进步的革新精神,同样也影响到了儿子陈散原。1882年,29的陈散原参加乡试时,因为厌恶死板僵化的八股,竟然不用规定的八股文体,而用散文作答。幸而陈散原文采出众,而父居高位,所以连中举人进士,授官吏部主事。
吏部是中国古代最受官僚追捧的行政机构,由于掌管官员的培养升迁,吏部的官员被尊为"天官"。33岁的陈散原能有如此肥差,可谓官运昌顺。然而,令他魂牵梦萦的,并非高官厚禄,而是如何给在病榻上呻吟的中华民族开出一味救亡图存的良方。他很快辞职,奔赴湖北,和湖广总督张之洞、父亲陈宝箴一起,推进新政,鼓励工业,开现代学校。种种新政都令封建守旧派寝食难安,厄运也随之降临。1898年,西太后反动戊戌政变,软禁光绪,开始了官场上的大清洗,维新骨干陈氏父子也没有逃脱守旧派的网罾,被免职回家,永不叙用。陈氏父子只得前往江西避难,途经汉江时,苦闷异常的陈散原看着滔滔汉江,想到父子二人未竟的事业,心灰意冷,留下了那著名的两句诗,从此结庐南昌西山(散原山),沉醉在诗歌的世界里,再不问世事。
在诗的国度中,这个袖手人攻城拔地,创造出了大量令人啧啧称奇的作品。维新变法失败后的陈散原心眼俱冷,因此诗境悲凉,语气凄切,"一径余花初脱雨,三年枯泪尚留碑";他疾世愤俗,甚至以鬼神怪兽入诗:"光景破碎雷霆欺,龙穴奔噬千蛟螭";他宗法黄庭坚,酷爱炼字,宁僻毋俗,常有点铁成金之效:"寻源波底出山影,乱眼鸦群翻夕阳";有时为了显示自己的落落不群,不惜生硬苦涩,佶屈聱牙:"云风摩顶悬灵境,岩壑低昂拥故姿"。沉寂许久的晚清诗坛,如同听到了一声惊雷,被陈散原的诗作震惊了。这个陈散原,写常人不愿写之物,用常人不敢用之词,癞蛤蟆、飞蛾、骷髅、蟒蛇是散原老人的笔下常客;压、护、媚等生僻的动词更是为他自由调遣,以成新奇。钱钟书在《围城》里,借董斜川之口,把陈散原排到了五六百年来第一的地位;同时代的诗人陈衍沈志勇"海内称雄"四个字形容陈散原诗歌的流行程度。维新变法的领头羊梁启超曾写诗评价:
义宁公子壮且醇,每翻陈语逾清新。
啮墨咽泪常苦辛,竟作神州袖手人。
欲抑先扬,微寓批评。梁启超钦佩陈散原的艺术成就的同时,也为陈散原的隐居感到可惜。这一"竟"字,不可不谓重如千钧。
然而,陈散原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袖手人"。1903年,陈散原将江西老家的豪宅捐了出来,办成了一个新式学堂,自己出钱聘请外国教师,废除八股,增开数学、化学、美术体育,禁止体罚,废除跪拜等旧式礼节。两年后,他又和近代实业家李有芬创立了江西铁路公司,修铁路,办实业。陈散原没有变,他和当年弃官变法的那个年轻的"陈吏部"一样,心心念念的,全是祖国的富强。他拒绝袁世凯出山做官的请求,还在民国时让蒋介石吃了闭门羹。他口称诸事不问,实则古道热肠。1906年,家乡义宁大旱,奸商何大毛却趁机囤积居奇,最后和乡民发生冲突,打死饥民57人。何大毛上下打点,意欲平息此事,陈散原闻讯后拍案而起,具陈冤情,一纸诉状送到了刑部,为冤死的乡民讨回了公道。
胸中那一片为故国、为百姓而不断翻涌的风云气,从未消散,面对是异族入侵时更是如此。1932年,日军轰炸上海闸北,维新后不再看报的陈散原订阅了《航空沪报》,我方胜利则大喜,日军得意则大悲,甚至在梦中都喊出"杀掉日本人"的激愤之言。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势日衰,日寇的铁蹄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84岁的陈散原已经老病交加,常常卧床。日本人意识到陈散原崇隆的文学地位和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屡次派汉奸、故人、特务、甚至军方高官前来游说力逼,希望陈散原出山"合作"。陈散原每逢此时,必不顾老弱,拿着笤帚将说客赶出门外,并留下话:"中国人岂狗彘耶?岂贴耳俯首,任人宰割?"他尤为鄙视卖国求荣的士子,好友郑孝胥出任伪满洲国总理,他愤然与之绝交,将郑孝胥写的书信付之一炬,连郑孝胥给《散原精舍诗》做的序言都删掉了。他深知日本人心狠手辣,如果屡不合作,只能为其戕害,所以,在1937年的九月,他决定自尽,以这种保全尊严地方式,对日本侵略者做出最后一次抵抗。
9月14日,绝食五日的陈散原在杭州西湖湖畔逝世。随着这位晚清风骨的离世,中国古典诗词的舞台也缓缓放下了帷幕。从维新变法,到隐居避人,再到绝食而死,陈散原84岁的人生里,充满了对国家民族的担忧。这个胸中尽是风云气的诗人,到了最后也没有做到那个洒脱自号:"神州袖手人",想必到了九幽,他的忠魂也在为民族的命运而牵挂,在黄泉中吟哦出更加动人的诗歌。(罗干松)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422次访问,全刊已有524218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