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

报刊:《四川农业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文明祭祖话清明

    摘要:三月暮止,大地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清凉的四月天。随之而来的,还有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亦是一个祭祖扫墓的重要节日。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

  • 四海同寒食 千秋为一人

    摘要: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诗中的五侯,正是汉桓帝一朝气焰熏天的五个宦官。按照节日传统,寒食这天,举国百姓都不能生火造饭,只能吃冷食,唯...

  • 桂花雨·清明踏春

    摘要:刘应高/摄

  • 逆境莫自哀自有花明时

    摘要:几天前的一个中午,晴空高照,路过几树辛夷,恰好一阵风轻轻拂过,花瓣便似落雪一般纷纷扬扬地从枝丫间落下,难怪说春城无处不飞花。忽然后知后觉地想起,寒食已近了。清明寒食总是多雨...

  • 清明即事

    摘要:你印象中的清明是什么样子的?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悲伤压抑?“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思乡情切?还是“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的自在悠闲?...

  • 清 明

    摘要:雷惊天地风更重,霖破神州意朦胧。山头旧墓青烟起,野地荒冢愁丝浓。纸蝶飞入丝丝雨,行人阴于密密丛。年复一年春山笑,何须添愁又一重。(肖娅杰)

  • 雅州春雨记

    摘要:故人何处是归程,老巷篱墙草木深。碧柳新枝遮丑瓦,山茶湿罢素衣尘。少年曾是青楼客,今月寒灯烟雨声。一夜春风吹困马,清明人作远游人。(余凯)?

放大 缩小 默认

逆境莫自哀自有花明时

   期次:第527期      查看:122   

  几天前的一个中午,晴空高照,路过几树辛夷,恰好一阵风轻轻拂过,花瓣便似落雪一般纷纷扬扬地从枝丫间落下,难怪说春城无处不飞花。忽然后知后觉地想起,寒食已近了。清明寒食总是多雨,从那一日起,再没有见到阳光,连日阴雨倒正好静心练字,寒食春深,苦雨沾花,叫人不由想起苏轼的《寒食帖》来。
  宋 神 宗 元 丰 五 年 即 公 元1082年,已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那年寒食节,苏轼的小屋前仍是风吹落花,雨溅污泥,屋内则是破灶湿苇,蔬菜果腹。乌鸦衔纸钱掠过屋檐,也许还落下了几张在苏轼的门前,本就惆怅的苏轼不由地想起自己被贬已经三年,君门祖坟远隔千里,报国无门而乡路远,感怀身世,遂写下两首寒食诗,本为遣散愁思,却无意中给后人留下了一无价瑰宝:天下第三行书《寒食诗帖》。《寒食诗帖》共两首诗,诗、书均有颇高评语。黄庭坚便曾在此诗后跋题:“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
  《寒食诗帖》两首诗平铺直叙,却苍凉多情。第一首开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便交代了背景,接下来“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哪怕连春去都不要人怜惜,十分形象的营造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气氛,“今年又苦雨”“泥污燕支雪”几句,似乎是触景生情的感慨,也许作者眼里,海棠被雨和泥摧残的不成样子就像自己爱国爱民却无辜遭贬。第二首的首句“春江欲入户”更是自开篇起便说起凄凉之景,“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直接呈现出作者当时饥寒交迫的窘境,屋漏连雨、灶破柴湿、食难果腹,常人都无法忍受,何况苏轼当时正遭受莫大冤屈,独身一人客居他乡,失意孤独还无亲朋陪伴。难怪两首诗的末句“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如此心灰意冷。
  可苏轼究竟是苏轼,旷达洒脱才是他的本性。自他被贬至黄州后,作了不少消沉之语,比如常见的“缺月挂疏桐”、“寂寞沙洲冷”。可他一生的巅峰之作亦是在黄州写下的,如《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而《寒食帖》正是这两类作品的转折点,《寒食帖》前少豪语,《寒食帖》后无郁肠。有人说,《寒食帖》让苏轼发泄了最后一点余怨,咆哮后自然怒意尽消,我却以为,或许作此帖时,苏轼眼前已是隐隐豁然开朗,不然谁在哀伤时还会有心情开自己的玩笑?“小屋如渔舟”便是证明。当然,普遍的说法也未必有误,苦难能激励人,苏轼又是苦读多年的饱学之士,多年积累在挫折中发酵,文章天成也自该落到他的妙手中。
  据说苏轼作《寒食帖》书时,写下这两首诗已隔数年,若果如此,那倒更让人容易理解此帖为何写得如此起伏秀逸了。苏轼作诗时,一是被贬数年,又无人陪伴安慰,二是逢寒食苦雨,屋漏缺食,心情自然郁郁,加上苏轼从前才殊当世,仕途又一帆风顺,陡经此难,犹如从云端落到地底,难免情绪起伏。若是写书时又隔了一段时间,期间平添一段心绪渐开朗澄明的经历,再看这两首诗,不会产生回首当年恍如隔世之感吗?那么,落笔时自然感慨万千,字虽思绪跌宕,昔年伤怀也许不值一提了,故而一“年”一“春”皆被一笔带过,写到兴头上时,“年”、“中”、“苇”、“纸”四个字的一竖便拉得尤其纤长。通篇看来,字字大小浓淡皆不一,看得人尽兴,想必苏轼收笔时亦感酣畅。也许黄庭坚所说“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便是缘此。笔力易得而情绪不复罢了。
  初识《寒食帖》时我年纪还很小,对父亲评价我的字丑一事十分不以为然,现在两年不曾回家过寒食和清明,才深晓在父母身边的好。雨声淅沥,犹如愁思缠绵不绝,不过想想苏轼当年过寒食的景象,又觉得自己是无病呻吟。再看《寒食帖》,忽然觉得人生顺逆都不必过于在意,逆境不自哀,自有花明时。(郑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153次访问,全刊已有523377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