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

报刊:《四川农业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举行学习会

    摘要:本报讯12月28-29日,学校党委中心组(扩大)召开学习会,深入学习解读《中国共产党章程》,并结合学习贯彻中央、省委相关会议精神开展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邓良基,党委副书记、...

  • 学校举行干部大会 对领导班子进行测评

    摘要:本报讯1月16日,学校在十教一楼报告厅召开2017年度校领导班子测评和领导干部述职大会。与会代表对校领导班子、校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以及2017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

  • 2017年度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

    摘要:本报讯1月16日,按照省委统一安排部署,学校召开2017年度校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会议通报了我校2016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主要情况,一年来,学校领导班子按照整改落实方...

  • 邓良基陪同省人大副主任黄彦蓉督导雷波扶贫攻坚

    摘要:本报讯1月3-5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彦蓉组织省教育厅、省体育局、三峡集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赴雷波县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我校党委书记邓良基、副校长杨文钰,...

  •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卢艳丽赴京受奖

    摘要: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为卢艳丽颁奖1月12日下午,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欧莱雅中国共同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

  • 不忘初心 且歌且行 迈进建设双一流大学新时代

    摘要: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在紧张与忙碌之间,2018悄然来临!2018,这看似平常的一年,其实不同寻常。上至国家,下至学校,这一年实在有着非凡的意义。于党和国家,刚刚召开的十九大...

  • 2018年统一战线新春茶话会举行

    摘要:本报讯1月17日,学校统一战线新春茶话会在雅安校本部举行。校长郑有良、党委副书记王斌与学校民革、民盟、民建等民主党派成员及无党派代表人士20余人欢聚一堂,共迎新春,共叙友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卢艳丽赴京受奖

   期次:第544期      查看:63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为卢艳丽颁奖



  1月12日下午,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欧莱雅中国共同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我校博士生导师、玉米研究所所长、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卢艳丽研究员到京接受颁奖。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等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女科学家颁奖。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夏杰主持颁奖典礼。
全国仅10人获此荣誉
据悉,今年全国10位优秀的女性科学家在230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称号,她们在农业、生物、通讯、医学等领域都有着突出的贡献。
"首先,感谢全国妇联、中国科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莱雅集团以及培养我的学校。其次,感谢我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你们的爱让我坚强勇敢执着地追求生命科学领域中奥秘。我将用感恩的心认真去工作、去生活,用四川人打麻将的精神把科学研究做到血战到底。"当年轻美丽的卢艳丽站在颁奖台上发表获奖感言,台下响起了如潮般掌声。
真挚而风趣的获奖感言,既有科学家的坚定,又有四川女性的乐观与豪爽。
"十余年来开展玉米抗逆基因资源发掘与分子育种研究,为我国作物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有媒体这样称赞这位年轻美丽的巾帼英雄。
"半路出家"的女强人
卢艳丽在本科被授予管理学学位,在身边同学纷纷选择读金融、经济等看起来更有"钱"途的专业时,她选择了一点也不时髦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到我校玉米所攻读博士学位。
这个"半路出家"的女孩对未知领域总是充满了好奇,期间发现"工人都比我懂得多",好多专业术语不懂,就去一个个查阅,她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天,忙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
没有学过生物化学、遗传学,更没有学过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卢艳丽用整整一年时间疯狂自学,她曾懊恼自己的选择,却从未想到今天会成为热爱终生的工作。她说:"一件事只要去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她身上最可贵的就是那种探索性的精神,人家害怕未知的领域,觉得新的东西不一定出成绩,有风险,她没有这种顾虑。"老师们对她赞赏有加。凭着这股精神,卢艳丽斩获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卢艳丽在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学习交流时,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整日与实验室、电脑为伍,阅读英文书籍和文献、发表学术论文。留学期满后,她又继续在CIMMYT、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华中农大等长期访问交流,但无论身处何处,内心对川农大的归属感越来越强烈。
卢艳丽拒绝了去北京和澳大利亚的工作机会,回到了四川农大。"她表示,在学校时看到的是学校的不足;但离开母校在国外时,却一直在念叨着母校的好,因此人生就此扎根母校。
科研成果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走近卢艳丽的人,都觉得她颠覆了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主流形象,大眼睛的她,一直以明艳靓丽、细腻坚韧、热爱生活、自信乐观、兴趣广泛的新形象,活跃在农业科研一线。
她立足于四川及西南地区对玉米生产的实际需求及特殊的生态环境,目前花了10余年时间潜心研究玉米,常年穿梭于玉米地和实验室,以女性敏锐的直觉和细心的观察分析,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玉米的基因秘密。
她发展了数量性状遗传定位和基因型缺失推算新方法,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引入新的非参数统计模型,成功解析玉米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她发掘了一批以ZmARF31为主的玉米抗逆新基因,以响应干旱胁迫的smRNA和自然反义转录本为主的调控网络及具分子育种价值的功能标记,并系统揭示了表观调控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通过转基因等分子育种技术创制抗逆玉米新材料,并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PNA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近150,授权国家专利6项。
此外,她理论研究结合育种实践,探明了西南玉米"温带×热带"杂种优势模式,主持选育新品种1个(荣玉甜99),参加选育新品种9个(荣玉1210等),现已广泛推广应用并产生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卢艳丽的系列研究成果,达到了玉米遗传育种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且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位美丽的"80后"女科学家认为,人生最大的幸运是年轻时遇到好老师,年老时遇到好学生。自己喜欢研究未知领域,去创造知识,并享受无穷的精神乐趣。任何成功都需要坚持,科学研究越到关键时刻越需要"keep going,努力终究会赢得掌声。"(李劲雨)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780次访问,全刊已有523388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