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

报刊:《四川农业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字经”新编

    摘要:【富强】说富强,建富强。民而富,国而强。百年耻,百年血。复兴路,我梦想。红旗升,春风扬。山河振,国运昌。国家好,大家好。老百姓,共小康。【民主】说民主,建民主。惠民生,民为...

  • 万峰林中田园诗

    摘要:一座小山包并不特别也不吸睛,但一群小山包出现在你面前就惊艳了,譬如贵州兴义万峰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众多的锥形山峰散落成林,万峰林的名字由此而来,上榜中国最美五大峰林之第三...

  • 桂花雨·春日花语

    摘要:李欣苑郑潇琪/摄

  • 清明粑

    摘要:刚到寝室,就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幺女儿,到了吗?”“嗯,刚到。”春季开学,是我第二次离开故乡。一路上,转车赶车,跟着春运的热潮,一个人想到从此再也没有故乡完整的四季,心里...

  • 清明·雨下

    摘要:“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每年那个时候,耳里总会不自觉地回旋着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听腻的歌儿。一直以来,觉得人...

  • 挽 歌 辞

    摘要:在故乡,每年清明,鞭炮声十里可闻,四下弥漫着淡蓝色的烟雾,然而在硝石、硫磺的气味里,爆竹的红色薄膜被炸成碎片,散落一地。尘嚣之后,更显凄凉。或许正如李敖在《北京法门寺》中所...

  • 春日

    摘要:春风拂柳细,绿水漾荇青。小舟自波横,一点蓑笠翁。昨夜丝丝雨,簌簌轻入梦。梦回少年时,纸鸢兀自游。心有千千绪,窃窃与春语。莫使春光负,无计春常驻。山花烂漫舞,戏蝶款款飞。人面...

  • 荐 书

    摘要:《偶遇》面对无解的爱情和人生,我们能做的其实就是尽力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不被任何人的意志所左右。--陈鲁豫这本书,从多个层面展示了这个时代的爱、忧伤与困惑,鲁豫用她47岁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挽 歌 辞

   期次:第547期      查看:147   


  在故乡,每年清明,鞭炮声十里可闻,四下弥漫着淡蓝色的烟雾,然而在硝石、硫磺的气味里,爆竹的红色薄膜被炸成碎片,散落一地。尘嚣之后,更显凄凉。或许正如李敖在《北京法门寺》中所言,这一切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超度死者,更是为了觉悟生者。
  记得有人曾将我们熟悉的古诗《清明》改为一首词,别有一番婉约的美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转眼又到了四月,这是祭奠先祖和亡人的季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传统的祭祖方式似乎与当下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理念相矛盾。那么当鲜花水果与纸钱香烛相遇,网络技术与烟火爆竹碰撞,传统意义上的清明节将走向何方,当代祭祖方式又该何去何从?在我看来,清明祭祖的传统毫无疑问是应该保留的,但形式却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传承的根本在于精神内涵的延续而不应该执着于形式上的固化。
  所谓“向死而生”,我觉得清明节也是如此。只有在死亡面前,人们才会更深刻地体悟“活着”。当我们来到墓地,触摸着时光刻在碑上的青苔,思念着一个再也不会归来的人,心头会不可遏制地涌出浓稠的温热,那么此时无论你献上的是香烛纸钱还是鲜花水果,那份珍重都是一分不少的;无论你点燃的爆竹是在群山中回响还是在虚拟的网络中兀自绽放,那份心意都是同样珍贵的。但你离开之后所留下的东西却是大不相同的。是风卷起的漫天尘埃还是弥散在空气里的花果清香,是燃烧纸质物品后一场猝不及防的火灾还是网上祭祖后收获的意料之外的点赞,是扰一方清净还是护一地安宁?这些都来自你的选择,你一念之间作出的决定。
  近几年,文明祭祖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网络祭祖也悄然兴起。网上祭祖不悖于传统祭祖方式,只是传统祭祖方式的继承与延伸,在各类祭祖网站上用户可以自主创建纪念馆和网上陵墓,可以直接用鼠标点击和拖拉“供品”和“祭品”,模拟完成动作逼真的献花、点烛、烧香、献祭品等传统祭奠活动;也可以敲击键盘发表留言、追忆文章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只要重亲情、重家庭、重孝道的传统美德不变,那么清明节的意义和作用也将不会改变。
  死亡本身是一场皈依,来自天地,最后便归于天地。就让一切尘归尘,土归土,生前的归生前,身后的归身后,你我无声地缅怀,没有了喧哗,或许能听见来自灵魂的震撼。悠悠过往,百代浮沉有数,芸芸众生,生死不过一瞬。宇宙洪荒,动辄几亿年,滚滚红尘,掩埋着无数渺小的我们。
  陶渊明曾挥笔写下《拟挽歌辞》,其中“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两句至今不曾忘记。死亡有什么好说的呢,不过是把自己托付给山川大地罢了。这是何等的洒脱,又是何等的恣意啊。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活着的人究竟为什么还要缅怀死者呢?因为感情似海,而人心柔软。活着的人用自己的思念为亡者谱一曲挽歌,一首跨越了生死的挽歌,一阙超度了死者也觉悟了生者的挽歌。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生活并不轻松,某种意义上,故去的人反而能给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和动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或许无言的静默反而比震山的爆竹更显哀思,鲜花较纸钱更添敬重。
  有风拂过衣角,有雨激起涟漪。
  嘘,你听,那是天地与你共谱的挽歌。(吴昕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907次访问,全刊已有5239866次访问